close

鷹--黃妙德工筆畫



分類:藝術畫作

2010/04/21 13:10



       當今畫壇,畫寫意山水、花鳥者眾多,善工筆者少,而在工筆劃猛禽這一領域裏取得眾所公認的成就者更少,而永康籍畫家黃妙德則是工筆畫鷹的實力派代表人物之一。
說起來,黃妙德選擇猛禽———鷹作為主攻方向,是得之偶然,歸之必然。黃妙德的爺爺是一名山水畫家,父親雖然是個機械工程師,但也善圖畫,家風的薰陶給了黃妙德潛移默化的影響。孩提時,黃妙德隨父母從永康來到衢州安居,就住在城邊的府山腳下,府山上松柏盤虯,古木挺拔直指蒼穹,最令黃妙德著迷的是,朝夕可見蒼鷹翱翔、棲息于山林間,冬去春來,雄鷹的魁偉矯健及其各種生活形態深刻地印在黃妙德的腦海裏,成為無法抹去的記憶。
       14
歲那年,黃妙德拜東陽籍畫家張志林學花鳥,後又學人物。20歲後,黃妙德開始了他大江南北輾轉闖蕩的生活,曾在海南做過雜誌的美編,在深圳開過廣告公司,為談商務全國各地跑,每到一個城市,他都要抽時間去當地的展館和畫廊看畫,到當地的景區甚至鄉村寫生,幾年間,竟積累了一萬多張寫生資料。黃妙德說,那段時間幾乎丟下了畫筆,但“心畫”和讀畫卻一直未曾停過,而且那種創作的願望隨著時間的推移,愈來愈強烈,以致到了難以抑制的程度。1997年,46歲的黃妙德終於決定捨棄深圳效益良好的廣告公司,選擇了進中國美院進修。至此,黃妙德潛心繪畫,那顆不安分的心終於回歸了寧靜。黃妙德研究中國美術史,發現歷史上雖有畫鷹的名家,但這方面的理論探討很少,同時,童年無法抹去的記憶和同行朋友對他的鷹的喜愛,使他選擇了以畫鷹作為主攻方向。
       童年的學畫啟蒙,只是黃妙德創作靈感和激情的觸發點,讓創作昇華,還需要更多的積累。為了觀察感受鷹的生活習性,黃妙德常常帶上幾個麵包,整天逗留在動物園裏,仔細揣摩鷹的體態動勢,甚至他還遠赴西部平原,看鷹擊長空,體驗大原野的廣袤蒼茫。而現代科技的發展,也使他從《動物世界》等影視節目中得以更加細緻地觀察鷹的神形。完成一張工筆劃,往往要花一個多月、每天畫10多個小時才能完成,黃妙德忘情地投入,對時間渾然不覺。經過長期的磨礪和技巧、修養的積累,黃妙德進入了“物融於心”的化境。
        古人畫鷹,因為條件所限,多有想像的成分,故裝飾性強,造型多平板呆滯,其鷹大多棲于松林之間,小憩于山石之上,也有振翅欲飛的,但無氣勢,古人畫鷹的眼睛,更是側重寫意。黃妙德畫鷹,“重寫生,尚形神”,不受傳統的局限,著重對自然的感悟和意境的渲染。他的鷹大都翱翔于萬里長空,搏擊于雲海之間,或呼嘯而上,或迴旋俯瞰,其鷹眼,目光淩厲,其鋼喙利爪,可破山岩,展示了鷹勇猛雄健、從容不迫又氣宇軒昂的陽剛之美,大氣磅礴、波瀾壯闊的自然之勢。值得一提的是,黃妙德還善於用現代意識觀照傳統。他靈活運用西畫中的素描關係、光影關係,絲毛筆筆到位,使畫面更有立體感和動感,而飛鷹羽毛隨氣流而翻動的畫法更是獨具匠心。
        2002
3月,安徽美術出版社的編輯找到黃妙德,為其出版了《黃妙德畫鷹技法》一書,至今,此書已經印刷了三次。現在,黃妙德經常收到全國許多地方書畫愛好者的來信及電話,有的想買書,更多的是想拜師,這也印證了黃妙德畫鷹的成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7468575 的頭像
    q7468575

    針線情

    q74685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