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大千作品欣賞



分類:藝術畫作

2010/01/12 19:12



  


張大千1925年作品------呂炎在畫中書錄唐詩<望廬山瀑布>



       



 



  




張大千作品欣賞(1925年)------言慎在畫中書錄唐詩<山行>




張大千作品欣賞(1925年)------張大千書錄唐詩<早春>




  張大千早年來到上海。通過著名書法家朱複戡介紹,正式拜曾熙(號農髯)為師,還辦了兩桌拜師酒,請李瑞清、商笙伯、姚虞琴、熊松泉等書畫界名人入席。張爰這個名字,就是曾農髯給大千先生取的。
  曾農髯書法成就極高,與李瑞清並稱“南曾北李”。他又精於字畫鑒賞,收藏很豐。張大千後來字畫鑒賞冠絕一時,便與在老師那裏見到大量歷代精品有關。下面是張大千早期與老師的合影(前排中坐為曾農髯,後排右起第一人為張大千,第二人為王個簃)


 


 


 


 


  上世紀20年代,張大千住在上海西門路(近馬當路口)西成裏。這時他與王個簃都在畫壇已享有聲譽,並經常一起參加有關活動。如兩人都是蜜蜂畫社第一批社員,都發起成立百川畫會,1931年王一亭率團訪問日本,又都是訪問團成員,在1931,張大千在上海還與當時眾多的海上名家合作了一幅花卉手卷,有張大千手跡的部分如下:







局部圖------


 


 


  張大千1925年山水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
  張大千早期在東赴日本學習繪畫與染織技術回國後,拜曾熙,李瑞清為師研習書法詩詞,同時見識了很多碑帖和繪畫作品。後來由於亂世及未婚妻早夭使得大千在當時的松江縣禪定寺,寧波觀宗寺,杭州靈隱寺三寺內共出家百天,大千這個名字,是他在松江禪定寺(今已不存)出家時,由住持逸琳法師為他所取的法名,是出於佛經《智度論》卷七“三千大千世界”的略語。張大千之名便由此而來。還俗後1924年秋,在上海他隨二哥張善子參加由趙半皮組織的群英會,得以拜見雅集聚會上當時的文人儒士,應善子朋友及前輩的賞邀,在眾人面前,張大千揮筆繪畫題詩,開始顯露才華,名聲大震。當時各文人儒士間有時現場合作作品或預約合作作品,下面作品便是這一時期相互間預約合作的作品之一。在200411月份中央二台播出的鑒寶節目中曾播出一幅由張大千,呂炎,言慎三人1925年合作的手劄作品,下面作品是他們在同時期合作的另一四屏書畫作品。張大千在作品中書錄唐詩《早春》,呂炎書錄唐詩《望廬山瀑布》,言慎書錄唐詩《山行》.
  在該四屏作品中的三首唐詩與畫面寓意是非常相符的。從張大千書寫《早春》的書法中,書體體現出了字體古拙端正,字與字之間不相連且較為工整的早期書法特點。且詩中絕大多數字的字體,結構在後期也基本沒變。如煙,勝,絕,處,草,近,雨等書寫非常有特點的字幾乎沒有改變。從書法筆跡看,明顯取自老師李瑞清。在詩中,張大千根據畫面意境將詩句“最是一年春好處”寫成“最是一年春草處”。張大千在畫中錄詩題款改動的情況在《匡廬瀑布圖》中也出現過,那幅作品將錄蘇東坡詩中的“遠近高低各不同”寫成“遠近高低無一同。”
  畫面分析:畫面根據呂炎和言慎的錄詩落款可知作品作于1925年夏,地點為愛晚亭和留青閣。此四屏作品在畫中共畫有五個人物,身著古代衣裝,是傳統文人,與世無爭隱士形象。各人物外觀特點表現為:1.穿著為穿長袍的隱士或紳士打扮。2.有背著手的.3.有拿著棍子的。4.書童打扮為半身長袍且頭上有兩個髮髻。在張大千的後期作品中,所畫的人物有上述形象的也相當多。作品中兩處描繪松樹的形式特點與後期某些山水作品中的松樹形式基本相同。該作品雖然沒有後期一些作品光鮮亮麗,但卻明顯體現出了筆墨形神意和詩書畫印情的中國畫傳統。




作品局部圖:




張大千與二哥張善仔早年在上海西門路寓所前合影------


 


  下面看看張大千與呂炎和言慎1925年創作上面四屏作品的地點------愛晚亭


  愛晚亭位於湖南長沙嶽麓書院後青楓峽的小山上,八柱重簷,頂部覆蓋綠色琉璃瓦,攢尖寶頂,內柱為紅色木柱,外柱為花崗石方柱,天花彩繪藻井,蔚為壯觀。清乾隆五十七年(西元一七九二年)山長羅典所建。原名“紅葉亭”,又名“愛楓亭”。後據唐代詩人杜牧《山行》而改名為愛晚亭,取“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之詩意。


 


張大千1925年的書法:


張大千早期仿唐寅(伯虎)作品:




唐寅的作品:


 


張大千早期仿唐寅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7468575 的頭像
    q7468575

    針線情

    q74685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